彩神VI首页今天晚上,我们将围绕《医院服务营销》这个话题,坦率地、深入地进行一次交流,有些观点是我第一次对外披露,信息量可能会比较大,希望大家能认真思考、辨析。
在我看来,分析来分析去,当下民营医院的运营,最主要的三驾马车是在以下这三个方面:
第一驾马车是策划与营销。它对进入医疗市场时间较短的民营医院来说,一如既往的重要。因为营销传播的速度与效果,从根本上决定着医院的经营效率,特别是在医院特色渲染与品牌塑造方面,医院的策划与营销,具有着不可替代、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。现在的关键是怎么使用这个手段,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效果;
第二驾马车是医院医疗产品的效果。它是医院的根和命脉,是患者来院最根本的需求,但它是民营医院最薄弱、最需要弥补的短板;民营医院在这个地方弱项太多;
第三驾马车是医院的服务。它是新时代最重要的、具有新兴意义的竞争要素、差异化要素,是外部营销的核心内容,更是体验经济时代,患者可感、可体验的魂。没有这个魂,医院是什么呢?基本就是个兽医工作站。
我很重视患者可感这个概念。什么叫患者可感呢?就是患者可以感觉到的、与其他医院明显不同的服务与流程。这才是民营医院差异化的根本。概念营销那不叫差异化,那叫说法不同、本质一样。
今天晚上,我就根据自己的思考与实践,在《医院服务营销》这个大的主题下,跟大家谈谈医疗产品服务、医疗价值服务和医院感动服务这三个方面的话题,供大家参考。
谈到医院的服务营销,传统并延续到今天的观点,是很多人都认为,医院的服务就是导诊八颗牙的微笑,就是迎来送往的您好、再见,最多延伸到现场咨询、患者满意度调查与患者出院后的回访等。这大概就是医院客服部工作的全部内容了。
是不是这样呢?现实可能的确如此,持这种观点的人也并不在少数。但我要说的是,如果我们对医院服务营销的内涵与宽度是这种认识,那你可能已经落伍了,至少原地踏步了,嗅觉已经严重不灵敏了。这是很长时间以来,民营医院的服务营销无法脱胎换骨、成为医院发展的生产力的重要原因,就是格局、高度与思考的深度都不够。
在我看来,我的研究结果告诉我,现代医院服务营销是个大服务的概念。八颗牙的微笑等服务,只是医院服务营销中最基础的礼仪部分、售后部分,是很典型的基础服务。医院服务营销,在新时代已进入深水区,成为医院营销的重要武器;成为医院差异化运营的重要手段,成为医院成长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,更是拿不走、偷不去、学不会、具有新民营医院时代色彩的核心竞争力。
请大家注意:在患者可感这个概念之后,我在这里提出了第二个新的概念,叫新民营医院时代。我觉得这个时代已经趋势性地、不可避免地来到了,现在就看谁能更早地进入这个行列。在今晚的交流过程中,我会逐渐诠释新民营医院时代的内涵。
为什么我说八颗牙的微笑不是医院服务营销的本质呢?医院是干什么的?患者来医院要干什么?患者来到医院的根本目的,是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与不便;是渴望通过和医生的交流,知晓疾病会给自己的身体与生命带来什么损害及如何去除。对不对?
那医生靠什么解决患者的痛苦、不便与困惑呢?就是经验医学+循证医学+技术设备与药物,就是我们所说的医疗产品。也就是说,医疗产品是医院和医生为到院患者服务的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。
好。那我们先来谈一下医疗产品的概念。什么是医疗产品?医疗产品就是医生、技术、设备、护理、服务的统称并以科室或病种为代表。
那么,民营医院在医疗产品服务上,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?就是产品同质化,产品低端化,产品陈旧化。这是一件非常令人挠头的事情。因为如果我们医疗产品的先进程度缺乏、差异化的特色不够、治疗的效果一般,那患者为什么要来到或再来到我们的医院呢?我们拿什么来做好为患者服务的工作呢?八颗牙的微笑吗?
毫不客气地说,产品同质化的最终结局一定是价格战,不管你如何巧妙的掩饰,比如什么建院5周年呀,什么百万基金救助呀,它的本质都是价格战,只不过是给价格战弄一个好听一点的名字而已。整个医疗行业,现在价格战打的最凶的就是整形美容,给人的感觉是不想干了,都在清仓大甩卖。
在黑龙江,一位优秀的院长对我说:韩老师,价格战把我们害苦了,医院整体的价格都打到地板价了,我接手后,花了整整八个月的时间,才把医院的价格体系逐步恢复。这个急功近利、只顾眼前的教训,希望民营医院的同行能够记取,同时我认为,价格战是最没有品质与水准的营销方式,因为谁都会。
除了价格战,失败的产品、陈旧的产品,谁来摆弄都是个死,在哪儿都是个死,因为治疗的方法和手段都太陈旧、太大陆货了,到处都是、没人稀罕,已经没有任何竞争力了。
前年,一个地区的医疗集团投资人,请我做集团的顾问。集团全部医院都在县级城市,再看各个医院的产品,不仅趋同而且低端,营销的手法也严重趋同,就是户外+杂志,广告量还做不到区域市场第一。于是我对老板说:这样的医院品质和产品,如果不改观和升级,很难长期发展,因为竞争优势基本没有;要想短期增加医院的收入,只能在医生营销上做文章,力争以时间换空间。
然而,这些都还不是民营医院在医疗产品服务上最要命的地方,最要命的地方是我们对医疗产品的功能、效果及由此给患者带来的好转与治愈率根本不关注,或者关注的很少。这是最可怕的。因为技术不行、设备不行,我们还可以升级换代,但思想和观念不行,我们怎么办呢?结局似乎只有一个:等待被淘汰。
做好医疗产品的服务营销,需要整合、创新,千方百计增强产品效果,恢复医疗产品在医院服务功能上老大的地位。我再重申一遍:恢复医疗产品在医院服务功能上老大的地位。
同志们,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:没有优质的医疗产品与效果做基础、作保障,所有的营销行为都将是短命的和灾难性的;患者来的越多,医院灾难越大、后遗症越大;我们不可能以战术的勤奋,来掩盖我们战略的失明和缺陷。
在新民营医院时代,医院内涵建设与外部营销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:在特色科室确立、独特疗法形成并在治疗效果远超竞争对手的基础上,才是企划包装与营销推广登场的时刻。在资讯异常发达的今天,想依靠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方法作为医院的发展模式,已经严重落后并基本不存在了,因为这种方法的传播速度太慢,患者量累积的速度太慢。
但我请大家注意新的营销模式的内涵与广告间的先后次序:先打造好科室、好产品、好疗效,再策划包装、营销推广。这个重要的次序变化,是医疗产品服务建立与发展的重要效果保证和流程支持,也是医院满足患者需求、回归医疗本质、在新民营医院时代重新出发、做大做强的根本路径。
长期以来,民营医院在广告、竞价等方面投入了太多的人力、物力与财力,现在又在疯狂地扩建所谓新媒体的队伍。医院经营,一个原本很简单的事情,我们为什么搞的这么复杂呢?我们想干什么呢?无非是争夺病源,希望医院有更多的患者,赚更多的钱。
在中国的医疗版图中,大概存在三只队伍:公立医院、蒲系民营医院、非蒲系民营医院。在这三只医疗队伍中,蒲系民营医院在医院营销方面,无论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都是投入最大的,但随着广告的投入、建院时间的增长,患者为什么不是越来越多呢?为什么广告、竞价一停,患者到院立刻急剧下降呢?成千上亿的资金投在广告上,到底为我们的医院打出了什么呢?
通过推广吸引患者到院不是不对,关键是患者到院之后,他的需求是什么?我们解决需求的手段和效果又是什么,可能是更重要的事情,但我们在这个更重要的环节却放手不管了!于是,医院的关注点可能只有1%放在医疗产品的治疗效果上,有的甚至连1%都没有。这么多年,只有一个集团的负责人对我说:我们要求医院,患者在复诊后治疗效果依旧不明显,医院必须组织会诊。
12年的时间,1.3万家民营医院,只有一个集团对我说增强医疗效果的措施,其他探讨的大都是怎么提升广告效果。要么事实的确如此,要么是我孤陋寡闻。总之,我们把事情做反了。
有人说:韩老师,我们也请专家、也买设备了呀,怎么说我们不关注医疗产品效果呢?你请专家、买设备是应该的、必须的,否则你怎么给患者看病呢?怎么通过看病获得收益呢?看病、好好看病、看好病、经济地看好病,是完全不同的四个概念。
现在,很多民营医院已经不大会做医疗产品效果与服务的研究了,更看不到这种投入与研究的产出在哪里。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。什么问题呢?就是医疗产品的层次和效果,是真正与医院的业绩正相关的,其他都是辅助手段。
我们中华中医药学会社会办医管理分会有个副主任叫董铁浩,他在广州有四个中医诊所,每个诊所的面积是1000多平,一年的收益是一个多亿。大家听清楚,这可是四千多平、没有住院收入的纯门诊收益!现在的经营状况是个什么样子呢?患者到诊所就医不仅要排队,还有票贩子在炒号。
我问他为什么能把诊所做的这么出色?他坦诚地说,就是治疗效果好。好到什么程度呢?比三甲医院的中医治疗效果还要好。我问他是怎么把治疗效果做到这种程度并超过三甲医院的?他说是两大方面:首先是病症确诊。这对医生的从业经历、经验医学的水准要求是很高的,所以他请的医生,全部来自三甲、二甲医院并要拥有自己的粉丝群。
也就是说,董铁浩中医诊所医生的水平、经验与能力,是和三甲医院旗鼓相当的。那治疗效果超越三甲医院又是怎么发生的呢?
中医再优秀,只能解决诊断正确、用药正确的问题,除了针灸推拿外,大都不能直接治病,更不能直接产生疗效。那很好的治疗效果依靠什么呢?就是靠中药。到这儿又分为两个重要的分支——一个是中药的采购,一个是中药的炮制。董铁浩告诉我,中药的采购质量与中药是否炮制,会使整体的治疗效果相差50%以上。而公立医院的中药采购,我们只能用呵呵来表示,你懂的!
大家由此可以看到并总结出,这个成功的中医诊所,是从医生的聘用、中药的采购到中药的炮制,全部围绕满足患者需求、提升产品效果、治疗效果在做文章,并由此取得了与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正相关的成绩和业绩,因为产品好不好、疗效好不好,患者是可感的,所以说好产品自己会说话。
在董铁浩看来,提高医疗效果的费用支出,要远远低于广告的支出,且这种支出具有长期性、口碑性和重复使用性,性价比奇高。所以学会开会时他问我,为什么到今天了,还有民营医院不关注治疗效果,继续把钱大把大把地花在广告上、竞价上?对此,我的答复是3点:1、想赚快钱;2、不知道怎么提升医疗产品的疗效;3、曾经用什么方法成功过,就一定最愿意使用这个方法。
这是不是路径依赖、经营手段单一,我们就不去讨论了。我能告诉大家的是:许多民营医院传统的营销战法,已经是红的不能再红的红海了,是典型的、低水准的消耗战。
大家知道,韩老师的本职工作是做营销策划的。但我现在基本不用传统的方法做概念性的营销策划了,因为那就是骗人,那就是一个噱头,临床的产品、效果、包括医生都不支持你的策划,策划人自己都心里发慌,如同很多民营医院的员工,坚决不让亲戚朋友到自己所在的医院看病一样。这样的医院还能做大做强?
我现在是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做医疗产品的策划,不是要找到、而是一定要真正使医院的医疗产品拥有自己的特色,这个特色除了流程的差异化之外,就是效果的提升、效果的提升,最后还是效果的提升。
因为我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:把效果提升作为医院营销策划的支点,市场启动快、营销费用省。因为这是患者可感的、可比较的,因此利于传播;其次是好产品自己会说话,治疗的效果能让所有的策划与承诺都得到兑现。
通过上面的阐述,我们会明明白白地看出:把医院的礼仪服务、现场服务和售后服务,替代为医院服务的全部内涵,是医院服务营销的传统视角、过于简单和表面化;让医疗产品服务回归医院服务营销的首位,是医院服务营销的正本清源与价值回归,因为它与医院的功能、患者的需求是高度配称的。
另一方面,我愿意在此进一步、强烈地提醒各位:为什么说现在已经来到了新民营医院时代?为什么必须把提高医疗品质、提高医疗产品效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?因为中国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。
这个时代的拐点与代表事件是:中国已经从招商引资变成了海外投资;人民币已成为世界储备货币,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;出国旅游、经商、留学的人员越来越多,中产阶级、独生子女已经成为市场消费的主体。这些带来的变化是什么呢?就是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、效果与客户关系,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并因此不畏惧价格。
我先请大家思考一下:中国当下医患矛盾愈演愈烈的本质是什么?是患者的无知与粗暴吗?更多的是消费者权利意识、品质需求的急剧膨胀,和公立医院简单、冷漠、粗暴、不拿患者当人看的诊疗模式的冲突。如果公立医院这种传统的诊疗方式不改变,挨打、挨骂的医生只能更多,不会减少。
同时,大家可以思索并看看,2015年,中国民众在日本的消费达到800亿人民币(人均1.6万元),它说明了什么?它是不是说明中国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心存怀疑,以及他们对产品质量与安全可靠性的空前重视?在这样的大趋势下,你让消费者宁可吃青岛38元一只的大虾,也不要到日本去购物,说这样才是爱国,这样的神逻辑还存在吗?
梦里依稀慈母泪,城头变幻大王旗。当你还在留恋过去、为失去的过去哭泣的时候,时代却已经开始翻篇儿了。一个医院,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,是能否对环境变化快速反应。去年我到民营三甲医院——西安长安医院授课的时候,柳院长告诉我,他们今年要收购九家二甲医院,干什么呢?为下一步的分级诊疗做准备。这就是对行业诊疗方式即将变化的快速反应与布局。
因此说,想清楚、看清楚这些问题,非常有助于我们看清民众对医疗产品品质与效果追逐的趋势和潮流——他们为什么都往大医院跑?为什么全国各地每天到北京看病的人是70万?一定是对自己的身体与生命更加看重,一定是对医疗产品的品质和效果有更高的要求,一定是希望医疗产品能更好、更快、更安全地去除他们的病痛。
我们民营医院的投资者和管理者,一定要看清这个趋势,并迅速把医院医疗产品的品质与效果提升上来,使我们的各项工作跟上这个步伐,适应这个要求,而绝对不能和趋势相抗衡或者消极对待,那样会死的很惨。
乔布斯说,任何的企业,如果不是由PM(产品经理人)来推动,而是由营销来推动,那将是十分危险的。希望我们大家能始终牢记他的忠告,做乔布斯第二。